發布時間:2022-02-20 22:45:26 人氣:5
從無到有的新砌墻、舊墻與新墻的結合技術、承重結構的加固流程……裝修中,墻面處理始終是一道難關。據說,最專業的師傅能夠將偏差小于4mm。
接下來,編輯就介紹幾個專業的新工藝!
▲墻面新工藝1 自愈合防水:自愈合防水是一項主動防水的被動技術,通過在混凝土結構復合上特有的自愈合防水材料,使帶縫隙工作的混凝土結構能夠在水的作用下生長晶體而變得密不透水,使整體建筑立足于結構自防水,直接規避漏水難題。
▲墻面新工藝2 砂漿噴涂機墻面施工:這類新工藝的最大優勢是縮短了工期,提高了進度,并節約了架體材料成本。
包括膩子粉、涂料、乳膠漆、真石漆、水泥砂漿、干粉砂漿等材料在內,都能快速噴涂。不妨點擊視頻,看看它是如何操作的吧!
▲墻面新工藝3 預制間隔板全穿插施工:如今,不少新房的內墻采用大量使用預制間隔板,從而大幅節省木材、沙、水泥的使用。
比如廚衛間隔墻專門使用的陶瓷墻板,質量只有水的三分之二重,卻有著出色的防水和隔熱功能。
▲墻面新工藝4 保證墻面平整后,新墻和舊墻之間還得加上鋼筋:像這類墻面處理,不僅要求尺寸吻合門洞大小。還需要搭配收邊條,因此師傅需要修補門洞兩側。
▲完成墻體的基本修補后,也不能忽視各個區域的門梁:所謂慢工出細活,泥工真的是個特別需要耐心的差事!一遍遍翻來翻去,要是換個急性子的師傅肯定干不來。
▲對于燒結磚砌體的基層,應清除表面雜物:殘留灰漿、舌頭灰、塵土等,并應在抹灰前一晚澆水潤濕,水應滲入墻面內10mm~20mm。抹灰時,墻面不得有明水避免后續的抹灰空鼓。
▲墻面新工藝5 抹灰遵循厚度和分層原則:內墻普通抹灰的平均厚度不宜大于20mm,高級抹灰平均厚度不宜大于25mm。抹灰應分層進行,水泥抹灰砂漿每層厚度宜為5mm~7mm,水泥石灰抹灰砂漿每層宜為7mm~9mm。
▲墻面立面垂直度偏差、墻面表面平整度偏差、墻面陰陽角方正度偏差均應≤4mm:墻、柱的陽角應在墻、柱抹灰前,用M20以上水泥砂漿做護角。護角高度不宜小于1800mm,每側寬度宜為50mm。
▲合理運用水泥砂漿等材料:大部分墻面基層處理會在水電施工前進行。像水泥砂漿這樣的關鍵材料,一位資深師傅肯定要對其用量把握準確,做到既節約建材又整潔衛生。
▲墻面新工藝6 墻面施工抹粗灰技巧:砌體上抹灰前必須要清除表面雜物、殘留灰漿、舌頭灰、塵土,同時將四角規方,橫線找平,立線吊直,彈出準線。通常干粉砂漿抹面層的厚度為5~8mm,如果你還不是很清楚,不妨點擊視頻吧!
▲加厚砂漿層:有些施工方為了節省水泥砂漿或時間,往往偷工減料。一旦出現空鼓現象,時間長了,地磚會導致凹陷,影響使用和美觀。因此,在鋪地磚時,干水泥砂漿層應該要足夠厚,足夠飽滿,至少達到3cm左右。
▲勿忘浸泡瓷磚:為了保證墻磚能粘貼牢固,在貼瓷磚前,一定要讓墻磚浸泡充分。一般來說,需要浸泡約30分鐘,浸泡至無水泡為止,之后撈出再晾干20分鐘。鋪貼好的墻面干了的話可以用噴霧劑適當打濕墻面來保養瓷磚。
▲鑿毛處理:為保證在光滑墻面上貼磚牢固,應該把原來光滑的墻面作鑿毛處理。
鑿毛的意思是用一種斬斧工具把已經完成的混凝土結構面鑿出一條條凹痕,目的是要增加墻面的粘接力,讓混凝土粘結更加牢固。
▲墻磚壓地磚:為保證地面不積水,應做到墻磚壓住地磚。目的是為了防水和美觀。
這樣,地面四周不會有縫隙,如果用地磚頂墻磚的方法,墻面的水會順著縫隙滲到地磚的干灰層,可能造成發霉或者地板變形起鼓。
▲拼角處理:為了陽角更美觀,對凸出來的角應作拼角處理。陽角就是指墻壁、柱子突出來的部分,由于瓷磚本身存在厚度。
為了美觀起見,就會把瓷磚相碰的邊磨一個45°的角,這兩塊磚相交的地方瓷磚的側面就不會露出來。
▲加固墻體:為防止新老墻搭接處開裂,對承重墻與隔斷墻相連的新建墻體,先敲掉保護層,露出鋼筋,長度為不小于1200mm的鋼筋焊接牢固,作為拉力筋與墻體相連,接口處掛鐵絲網,并作抹灰處理,以確保墻體的穩定性和牢固性。
編輯留言:
說起施工現場,不少讀者的印象難免是外墻棚架、鋼筋磚塊沙石,以及汗流浹背的師傅們。
隨著施工工藝的快速發展,取而代之的工地往往是干凈整潔、井然有序,甚至沒有灰塵和噪音。
【裝修情報】是今日頭條簽約作者